黄栀子烘干机,黄栀子烘干工艺
黄栀子烘干机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步骤
黄栀子烘干机是一种专门用于干燥黄栀子果实的设备,其工作原理和操作步骤如下:
工作原理:黄栀子烘干机主要由空气加热器、加料器、气流干燥管、旋风分离器、风机等组成。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空气源热泵将空气作为热量来源,从空气中获得低位热能,再耗费少量电能带动压缩机将低位热能转化为高位热能,从而进行物料烘干。这种烘干方法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,可以节省75%左右的运行费用,并且在运行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燃烧物和排放物。
操作步骤:黄栀子的烘干过程相对简单,只需要三个步骤就可以完成。首先,刚收割的黄栀子水分含量高,前期设置温度45℃,模式烘干加排湿,工作3小时,排出百分之20的水分。然后,平稳升温,温度升至55℃,模式烘干+排湿,湿度30%,连续除湿,时间6小时,黄栀子开始变色。最后,将温度继续升高至62℃左右,湿度控制在18%,连续排湿,烘干2.5小时,当用手可以捏碎黄栀子时,即为烘干完成。
黄栀子烘干机的优势
黄栀子烘干机相较于传统的干燥方法具有以下优势:
安全性:整个运行系统无传统干燥方式(燃油、燃气或电加热)中可能存在的易燃、易爆、中毒等危险,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干燥系统。
自动化程度:运行全程采用自控恒温装置,24小时连续干燥作业。
营养成分保存:可以根据黄栀子的属性灵活调节烘干的温湿度,烘制的黄栀子营养成分损失少,储存期长,烘干后的成品等级更高。
灵活性:安装拆卸不受空间限制,室内室外均可自由选择。
应用范围:黄栀子热泵烘干机还可广泛应用于其他中药材烘干,一机多用。
黄栀子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
黄栀子不仅具有观赏价值,其果实和花朵皆可入药,是传统中药材,属卫生部颁布的药食两用资源。它具有护肝、利胆、降压、镇静、止血、消肿等作用,在中医临床常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、扭挫伤、高血压、糖尿病等。此外,黄栀子还可以提炼天然色素作为食品的添加剂,其经济价值较高。
黄栀子烘干工艺
黄栀子百科
黄栀子,又称:栀子、黄栀子、山栀子、客家人叫做黄果。灌木,高0.3~3米;嫩枝常被短毛,枝圆柱形,灰色。叶对生,革质,稀为纸质,少为3枚轮生,叶形多样,通常为长圆状披针形、倒卵状长圆形、倒卵形或椭圆形,长3-25厘米,宽1.5-8厘米,顶端渐尖、骤然长渐尖或短尖而钝,基部楔形或短尖,两面常无毛,上面亮绿,下面色较暗;
黄栀子生长于海拔10~1500米处的旷野、丘陵、山谷、山坡、溪边的灌丛或林中,产于中国长江流域以南,果实味苦寒,用于清热、泻火、凉血;含有黄色素,可提炼天然色素,用作食品添加剂。
黄栀子在我国广泛种植,全国种植面积约20多万亩,其中江西、湖南两省种植最多,且栀子的质量最好。本种分布较广,生长在不同的环境,使其习性、叶的形状及大小、果实的形状及大小等均发生一些变异。其变异主要可分为两个类型:一类通常称为“山栀子”,果卵形或近球形,较小;另一类通常称为“水栀子”,果椭圆形或长圆形,较大。前者适为药用,后者适为色素与染料用。
黄栀子烘干工艺
传统的黄栀子烘干主要依托太阳晾晒和烧煤来烘干。太阳晾晒成本较低,但是费时费力,要是遇上潮湿天气,黄栀子干的品质较差。烧煤烧柴的方法容易造成污染,作为中药无法达到药用检测标准,而且容易出现干燥不均匀,成品色泽不好,药效成分流失。黄栀子鲜果的成熟时间在每年11月,基本需要在2个月内完成干燥的生产,热泵烘干机烘干效率高,满足烘干要求。
黄栀子烘干需要分成三个阶段。
初始烘干除湿
刚采摘出来的黄栀子含水分较高,通常达80%左右,黄栀子烘干温度前期用55℃左右来烘干时间在1到2小时,烘干的同时要进行除湿,排除掉黄栀子的部分水分,这时黄栀子的含水率降至约60%。
升温烘干除湿
将烘干温度调到60℃左右,模式烘干+排湿,烘干时间为4小时,让黄栀子含水量降至20%到30%左右。
烘干完成
把烘干温度调至62℃左右,湿度18%,连续除湿,烘干时间2.5小时。以用手捏碎黄栀子为烘干完成。
黄栀子烘干注意事项
在尾端时间区域进行颜色观察,适当调整温度。在烘干过程中,精确有效的对循环空气的温度、湿度及循环流量控制,降低有效成分(如含黄酮类栀子素、藏红花素、藏红花酸、D-甘露醇等等)流失,满足黄栀子作为中药使用的需求。
发表于2024-03-25 at 09:11 沙发
黄栀子烘干,黄栀子烘干机,黄栀子烘干设备,黄栀子果烘干机,黄栀子烘干机百度经验,黄栀子烘干代加工,黄栀子烘干的温度湿度该如何控制,黄栀子烘干系统,黄栀子烘干机哪家,黄栀子烘干房,黄栀子果烘干机多少钱一台,黄栀子烘干的技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