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粮食烘干机械化水平不足10%,是农业全程机械化的“短板”。在政府补贴刺激下,粮食烘干机市场年均增速在50%以上,成为农机行业重要增长点。但也暴露出行业标准缺乏、准入门槛过低导致的鱼龙混杂现象,急需提质增效,改善行业生态。
在此前于河南郑州召开的2017农业机械及零部件展览会上,粮食烘干机产品吸引着参观者流连驻足。在去年农机行业增速大幅下跌的形势下,粮食烘干产业逆势增长,全年粮食烘干机产量1.4万台,同比增长超过30%,成为农机行业重要增长点。专家认为,我国粮食烘干机产业正处于导入期,需要加强政策扶持力度,推进粮食烘干装备产业发展。
市场“井喷式”增长
与欧美等发达的粮食干燥机械化水平90%以上相比,我国粮食烘干机械化水平不足10%,是农业全程机械化的“短板”。近年来,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,农机需求向产前产后延伸,需求热点也向烘干类设备发展。这是粮食烘干机市场呈现“井喷式”发展的重要原因。
近年来加大粮食烘干机械购置补贴力度,从2011年开始,粮食烘干设备被列入农机补贴目录,在财政补贴30%的基础上,部分省份出台政策补贴,浙江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江苏等多省份出台政策追加补贴。在政府补贴刺激下,粮食烘干机市场增长,年均增速在50%以上。
粮食烘干对于粮食安全、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。我国粮食在收获后由于水分控制不当,霉变比例在5%以上,损失巨大。大规模集中收获后的粮食集中堆放容易霉变,需要干燥处理才能储存和加工,加上农村晾晒场地减少,使用烘干机就成为重要选项。

中国大多喜欢吃米饭,而水稻也在我国粮食种植中占大比重。随着农机设备的更新,水稻种植的多个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。受降雨阴湿环境影响,未来水稻烘干机也会在水稻获收中发挥重要作用,水稻烘干机市场也将出现新趋势。
水稻烘干是谷物收获后的一个重要环节。因为收获时为了减少田间落粒损失而必须注意适时收获,而适时收获的谷物其水分含量较大,如不及时干燥则将造成谷物霉烂变质。可见水稻烘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。
针对我国谷物烘干设备现状,结合广大农村市场需求,国内谷物烘干设备的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:
(1)水稻烘干机的生产能力应向大型化发展,今后需要研制处理量在每小时20-30吨的设备。
(2)设计将高水分谷物一次降到安全标准的设备,要求降幅10%以上。为此,有两条途径:一是采用联合烘干法,即将两种以上烘干方法的烘干机组合成一种新的干燥工艺,如用高温流化烘干机使湿粮预热,再用转筒烘干机以较低温度进行烘干。从当前世界各国水稻烘干技术发展来看,这是一种趋势。二是设计能水稻闪蒸干燥机。
(3)应用先进测控技术,实现干燥过程向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方向发展。
(4)能高温处理大批量高水分水稻。
(5)研究以燃煤为能源,间接式节能水稻烘干机仍是主要的方向,同时还应当探索新能源水稻烘干机,如微波能、太阳能等。
(6)农村水稻烘干机应向小型、多功能方向发展,要求移动方便、操作简单、投资少并能水稻干燥品质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