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气源热泵烘干技术助推华东最大中草药基地弃煤获“双赢”
中国江苏网1月24日淮安讯(任宗立朱留军)1月23日,淮安供电公司淮安供电营业部客户经理会同生产厂家技术人员,来到淮安市白马湖生态中药开发有限公司,对其2017年9月建成投运的50套空气源热泵电烘干设备机组运行情况进行“回访”,现场向员工面授空气源热泵电烘干技术及冬季科学用电要领。
白马湖生态中药开发公司,作为华东地区最大的中草药深加工基地,现有中草药种植园3900多亩,年产加工七月菊、金丝黄菊、徽州黄菊、丹参、桔梗等中草药材达4000多吨。过去,该公司中草药深加工所用的烘干方式,多以燃烧木柴、煤炭等为主,烘干质量难把握,烟熏火燎影响药材品质,人力用工量大,烘干加工量低,大气污染重、热效率较低、尤其木柴煤炭烘干还存在着严重的火灾隐患,诸多弊端,成为制约中药材产业绿色发展的一道“烤题”。
为了帮助企业客户解决这一老大难问题,把电能替代向大工业企业推进,去年7月,淮安供电营业部按照国家电网公司颁发的《2017年电能替代示范工程实施方案》,先后委派2名客户经理,多次走进白马湖生态中药开发有限公司生产车间,向客户宣传推广空气源热泵电烘干新技术,新设备,帮助联系生产厂家,共同勘察新设备安装使用等方面事宜,引导该企业客户使用生物质颗粒燃料进行中药材烘干深加工,为电能替代提供专业技术支撑。
经过供用电双方的共同努力,2017年9月末,该电能替代项目一期建成投运了50套空气源热泵电烘干设备机组,年替代电量40万千瓦时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9.85吨、二氧化硫排放8.57吨。
该设备24小时连续烘干,以每烘干1吨中草药需要劳动力成本105元计算,每年为该企业节约人力成本1200余万元,既提高了中草药的产量、品质和效益,又节约了大量的木柴、煤炭资源,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。
据该公司老总介绍,白马湖生态中药公司远景规划建设100套空气源热泵电烘干设备,总投资超过3100万元,年产值达3000余万元。此电烘干设备技术的推广应用,与传统燃柴、燃煤、燃油锅炉烘干设备相比,具有能源高效利用、自动化操作、环保无污染等优势,且投资回报率较高,具备很强的可复制性、可推广性,成为了江苏乃至华东地区电能替代一大亮点。
